公司動態(tài)
常見電線電纜工作電流如何計算?
提起電線電纜工作電流的計算,想必大部分電氣人員都不陌生了。但是仍然有部分電氣人員還是一知半解的。當前我國電力發(fā)展速度不斷提高,相應高壓電力的應用水平也得到了提升。而在使用高壓電力電纜的過程之中,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問題,存在較多的故障隱患,導致高壓電力正常的使用情況受到影響。
因此工作人員對于電力電纜的常見故障需要有一定的了解,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。那么電線電纜工作電流今天應該如何計算呢?下面本文就給大家分享這方面的知識,希望對大家有一定幫助!
(1)電線電纜工作電流計算公式:
單相電流計算公式
I=P÷(U×cosΦ)
P-功率(W);U-電壓(220V);cosΦ-功率因素(0.8);


I-相線電流(A)
三相電流計算公式
I=P÷(U×1.732×c0sΦ)
P-功率(W);U-電壓(380V);cosΦ-功率因素(0.8);
I-相線電流(A)
一般銅導線的安全截流量為5-8A/平方毫米,鋁導線的安全截流量為3-5A/平方毫米。在單相220V線路中,每1KW功率的電流在4-5A左右,在三相負載平衡的三相電路中,每1KW功率的電流在2A左右。
也就是說在單相電路中,每1平方毫米的銅導線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載;
三相平衡電路可以承受2-2.5KW的功率。但是電纜的工作電流越大,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電流就越小。
電纜允許的安全工作電流口訣:
十下五(十以下乘以五)
百上二(百以上乘以二)
二五三五四三(二五乘以四,三五乘以三)
七零九五兩倍半(七零和九五線都乘以二點五)
穿管溫度八九折(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,在算好的安全電流數(shù)上乘以零點八或零點九)
銅線升級算(在同截面鋁芯線的基礎上升一級,如二點五銅芯線就是在二點五鋁芯線上升一級,則按四平方毫米鋁芯線算)
裸線加一半(在原已算好的安全電流數(shù)基礎上
(2)電能表功率計算公式:
功率單位是w或kW,電度單位是kwh,1kW工作1小時耗電量是1kwh(度)電功W: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,電流作功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。
公式:W=UQW=UIt=U2t/R=I2RtW=Pt單
位:W焦U伏特安培t秒Q庫P瓦特
電功率P: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作的電功,表示電流作功的快慢。
【電功率大的用電器電流作功快】
公式:P=W/tP=UI(P=U2/RP=I2R)
單位:W焦U伏特安培t秒Q庫P瓦特3電能表
(瓦時計):測量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儀表。1度電=1千瓦時=1000瓦×3600秒=3.6×106焦耳
例:1度電可使二只“220V、40W電燈工作幾小時?
解t=W/P=1干瓦時/(2×40瓦)=1000瓦時/80瓦=12.5小時
(3)電氣線路功率負荷相關計算式:
功率的基本計算公式為一一功率W(P)=電流A(I)*電壓V(U)。我國的家用市電電壓一般是220V,則家用線路負荷容量計算如下:
1.5平方毫米的線電流=10A;承載功率=10A*220V=2200W;
2.5平方毫米的線電流=16A;承載功率=16A*220V=3520W;
4平方毫米的線電流=25A;承載功率=25A*220V=5500W;
6平方毫米的線電流=32A;承載功率=32A*220V=7064W;
其他的電纜載流量計算使用:電纜載流量在線計算工具而不同制冷功率空調的驅動電功率如下:
比如:
三級能效空調1P=726W;
三級能效空調1.5P=1089W;
三級能效空調2P=1452W;
三級能效空調3P=2178W;
空調功率的詳細計算可以參考:
因為空調在開啟的一瞬間最大峰值可以達到額定功率的2~3倍,依最大值3倍計算:
1P空調的開機瞬間功率峰值是726W*3=2178W,則選擇不小于1.5平方的線。
1.5P空調的開機瞬間功率峰值是1089W*3=3267W,則選擇不小于2.5平方的線。
2P的空調的開機瞬間功率峰值是1452W*3=4356W,則選擇不小于4平方的線。
3P的空調的開機瞬間功率峰值是2178W*3=6534W,則選擇不小于6平方的線。
(4)三相電流不平衡度計算公式:
三相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:電壓波動、電壓過低會造成三相電壓不平衡;單相負荷過大即三相負載不平衡會造成三相電流不平衡;相與相之間短路、相與零線短路都會引起三相電壓、電流不平衡。三相電流不平衡度計算方法一般有以下常用的
第一個計算公式是(最大電流-最小電流)/最大電流;
第二個計算公式是(MAX相電流-三相平均電流)/三相平均電流。舉個簡單的例子,三相電流分別為IA=9AIB=8AIC=4A,則三相平均電流為7A,相電流-三相平均電流分別為2A1A3A,取差值最大那個,故MAX(相電流-三相平均電流)=3A,所以三相電流不平衡度3/7
(5)三相異步電動機電流計算公式:
I=P/1.732Uc0sΦcosΦ不是定值,與負荷率,負荷率越高,定值越大,在不清楚時,以0.8計算。
根據(jù)經驗:三相電動機運行電流=功率X2單相電動機運行電流=功率X3但是對于小功率的電動機,該經驗公式存在誤差,應該根據(jù)公式三相:(P=1.732*U*1*功率因數(shù)*機械效率)單相:(P=U*1*功率因數(shù)*機械效)
- 上一篇:VVR和YJVR電纜的區(qū)別
- 下一篇:BV電纜線知識詳解